管線工程中的電銲銲接與冷作彎管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法,它們的主要差異在於施工作業原理、適用情境場景和最終的管線品質。
電銲銲接工法
電銲銲接是利用電弧高溫(TIG,ARC)將兩段管線(件)熔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牢固的銲道接點。
- 優點:
- 適用性廣: 幾乎適用於任何管線尺寸、材質和複雜的管路配置。
- 連接強度高: 銲接銲道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管線本身的強度,耐壓性佳。
- 現場施工彈性大: 設備相對輕便,適合在狹窄或戶外等環境進行現場施工和修補。
- 設計自由度高: 可透過不同角度的切割和銲接,實現複雜的管線走向。
- 缺點:
- 品質不穩定性: 銲接品質受銲工技術、環境條件(如風、雨)影響大,若處理不當可能產生氣孔、裂縫等缺陷。
- 耗時費工: 需要準備、銲接、冷卻、檢查等步驟,特別是厚管或多道焊時,耗費較多時間。
- 後續處理: 銲接後需清除銲渣,並可能需要進行非破壞檢測(如X光)來確保品質。
- 材料影響: 高溫會改變金屬的組織結構,可能影響管線在某些環境下的性能。
冷作彎管工法
冷作彎管是在常溫下,使用專用的彎管機具將管線彎曲成所需的角度,取代傳統的彎頭接點。
- 優點:
- 管路完整性高: 由於是一體成形,沒有接點,可以減少腐蝕、沖蝕和洩漏的風險,在鹽霧等惡劣環境下特別有利。
- 成本效益佳: 可省去購買彎頭、墊片、螺栓等材料,並減少焊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和時間。
- 流體阻力小: 彎曲的弧度平順,可減少流體在管路中的阻力,提高流體輸送效率。
- 品質穩定: 彎管的品質受人為影響較小,只要設定好參數,就能得到高精度的彎管成品。
- 缺點:
- 設備成本高: 彎管機具的初期投資成本較高,且設備體積較大,通常在工廠內作業。
- 適用性受限: 適用於特定尺寸、材質的管線,且彎曲角度和半徑有限制,若管徑過大或需要急彎,則可能無法彎曲或導致管壁變形、塌陷。
- 現場應變能力差: 如果現場相對位置尺寸或角度有變動異常,難以即時調整,需要現場修改或回到工廠重新製作。
整理比較:
特性 | 電銲銲接工法 | 冷作彎管工法 |
施工原理 | 利用高溫熔接兩段管線(件) | 利用機具在常溫下彎曲管線 |
接頭形式 | 多個銲接接點 | 一體成形,無接點 |
適用性 | 廣泛,適用複雜管路與大口徑管線 | 適用於特定尺寸,彎曲角度彈性 |
品質穩定性 | 依賴銲工技術,較易受個人及環境影響 | 標準快速化生產,品質穩定且精度高 |
成本 | 材料成本較低,但人工與RT檢測費用高 | 初期設備成本高,人工成本較低 |
管路完整性 | 銲接處為潛在弱點(HAZ) | 完整無接點,抗腐蝕性佳 |
應用場景 | 廣泛應用於各種管路工程 | 適用於重視流體輸送效率與管路完整性的場合,如電廠、石化廠等 |
圖示為:電銲焊接與冷作彎管兩種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