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不銹鋼應用於冷作彎管技術分析 (Analysis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Applications in Cold Bending Pipe Technology)

1. 引言:雙相不銹鋼在現代工程中的地位與挑戰

 

1.1 雙相不銹鋼的本質與發展歷程

雙相不銹鋼(Duplex Stainless Steel, DSS)是一種集結了奧氏體(austenite)和肥粒體(ferrite)兩種金相組織優點的特殊鋼種。其微觀結構通常由大約等量的兩相組成,雖然在實際應用中,較少相的含量一般也不會低於30% 1。這種獨特的雙相結構賦予了材料卓越的綜合性能,結合了奧氏體不銹鋼優良的塑韌性和銲接性,以及肥粒體不銹鋼出色的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和耐蝕性 3

雙相不銹鋼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然而,早期的第一代雙相不銹鋼(如329鋼)因高碳含量導致銲接後熱影響區(HAZ)的碳化物沿晶界析出,使得耐蝕性和韌性顯著降低,應用範圍受到極大限制 8。這個問題直到1970年代,隨著二次精煉技術的進步以及對氮元素獨特作用的深入理解,才得以根本性解決 8。第二代雙相不銹鋼透過添加氮作為合金元素,不僅能替代部分昂貴的鎳,還能提高奧氏體相的穩定性,使其在快速熱循環(如銲接)後能迅速恢復理想的相平衡,從而顯著改善了銲接接頭的韌性和耐腐蝕性 8

時至今日,雙相不銹鋼已發展出多個世代,並形成一個龐大的鋼種群,包括經濟型、標準型和超級雙相鋼等。其高強度、優異的耐局部腐蝕能力以及相較於高鎳奧氏體鋼更穩定的成本效益,使其在石油天然氣、海水淡化、紙漿造紙和化學品處理等對材料性能要求嚴苛的工業領域中,成為廣受青睞的替代材料 2

 

1.2 冷作彎管技術的背景與研究範疇

冷作彎管技術是指在不對材料進行加熱的情況下,透過外部機械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以達到預期曲率的加工方法。相較於熱彎(例如感應彎曲),冷作彎管的主要優勢在於能避免高溫可能造成的微觀組織劣化,例如有害金屬間相(如σ相)的析出,這類析出物會嚴重損害材料的韌性和耐蝕性 2

然而,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和較低的延展性,使得其冷作彎曲面臨著遠高於傳統奧氏體不銹鋼的挑戰 2。高屈服強度意味著需要更大的成型力,而延展性低則限制了彎曲半徑和成型複雜度。這份報告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技術分析,深入探討雙相不銹鋼在冷作彎管過程中面臨的具體工程挑戰,並從冶金學角度剖析其背後的根本原因,進而提出實用的製程控制與品質保證策略。

 

1.3 報告範圍與結構

本報告將聚焦於雙相不銹鋼的冷作彎管技術,但同時也會對比熱彎技術以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16。報告的內容將從基礎的材料特性出發,逐步深入探討以下幾個關鍵層面:

  1. 材料本質: 雙相不銹鋼的冶金基礎及其特有的機械性能。
  2. 變形機制: 冷作彎曲過程中發生的顯微組織演變與加工硬化行為。
  3. 性能評估: 冷彎後對最終產品力學性能、耐腐蝕性和韌性的影響。
  4. 工程實踐: 冷作彎管的技術挑戰、實務解決方案與熱彎技術的對比。
  5. 品質控制: 相關的行業標準、檢測方法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局限性。

 

2. 雙相不銹鋼的冶金與機械特性基礎

 

2.1 雙相微觀組織與合金元素的作用

雙相不銹鋼的卓越性能源於其沃斯田體(γ)和肥粒體(α)兩相的協同作用。理想狀態下,兩相的體積分數接近50:50,這使得材料同時擁有奧氏體鋼的優良韌性和肥粒體鋼的超強耐應力腐蝕開裂能力 2。實現這種精確的相平衡,是透過對鉻(Cr)、鉬(Mo)、鎳(Ni)和氮(N)等關鍵合金元素的嚴格控制來達成的 2

  • 鉻與鉬: 這兩種元素是強力的肥粒體形成元素,它們是提升雙相鋼耐腐蝕性的核心。高含量的鉻(通常超過20%)和鉬(超過2%)賦予了雙相不銹鋼出色的抗孔蝕和抗縫隙腐蝕能力,特別是在含氯離子的惡劣環境中,其性能遠超傳統的316L奧氏體不銹鋼 2
  • 鎳與氮: 鎳和氮是奧氏體形成元素。鎳的添加旨在確保兩相的平衡,而氮在雙相不銹鋼中的作用更為關鍵。它不僅是一種高效的固溶強化元素,能顯著提高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還能極大地延緩有害金屬間相(如σ相)的形成,從而維護材料在熱處理和銲接後的韌性和耐蝕性 2

此外,由於熱軋或冷軋的影響,雙相不銹鋼的晶粒會被拉長,形成沿軋製方向排列的晶體織構,這導致其力學性能具有顯著的各向異性 2。例如,垂直於軋製方向的強度可能高於沿軋製方向,而衝擊韌性也隨測試方向的不同而異 2。在實際彎管操作中,選擇合適的彎曲方向(通常與軋製方向垂直)對於避免缺陷和確保性能至關重要 15

 

2.2 屈服強度、延展性與加工硬化

雙相不銹鋼最顯著的機械特性是其高強度,特別是屈服強度。文獻顯示,雙相鋼在固溶退火狀態下的室溫屈服強度,是未添加氮的標準奧氏體不銹鋼(如304/316L)的兩倍多 2。這一優勢在工程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允許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透過減小壁厚來實現結構的輕量化和成本節約 2

然而,這種高強度也伴隨著一個重要的工程權衡:相較於奧氏體不銹鋼,雙相鋼的延展性顯著較低,約為奧氏體鋼的一半 2。這使得雙相鋼在成型和彎曲操作中變得更具挑戰性,因為材料在達到塑性變形極限前可承受的應變量較小。對於嚴苛的深拉伸成型,可能需要進行中間退火處理以軟化材料,恢復其延展性,從而避免開裂 15

此外,雙相不銹鋼還具有極高的加工硬化率 2。這意味著在冷加工過程中,材料的強度會迅速增加,但同時也會導致加工工具的磨損加劇,甚至需要更多的加工步驟。這種特性同時是雙相鋼的優勢和挑戰,它使材料在成型後獲得更高的強度,但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加工的難度。

 

2.3 應力-應變行為與各相作用

雙相不銹鋼的塑性變形機制複雜,其行為與單相材料有根本區別。在應力作用下,兩相會以不同的方式響應。沃斯田體相的塑性變形主要通過位錯滑移、形變孿晶(deformation twinning)以及應變誘發的馬氏體相變(TRIP效應)來實現 25。與此同時,肥粒體相的變形則主要由位錯滑移控制 25

這種兩相不均勻的變形行為,結合兩相間不同的熱膨脹係數,會在材料內部產生複雜的殘餘應力。在從高溫冷卻至室溫的過程中,熱應變會在兩相間產生微觀殘餘應力:通常沃斯田體相承受拉應力,而肥粒體相承受壓應力 27。在隨後的外部載荷下,這些內在的微應力會重新分佈,進一步影響材料的整體應力-應變響應。這種微觀應力的存在,加上應變誘發的相變,是導致雙相不銹鋼在冷加工中表現出高加工硬化率和獨特力學行為的深層次原因。

 

3. 冷作彎曲過程中的機械行為與顯微組織演變

 

3.1 顯微組織的形變機制

冷加工對雙相不銹鋼的微觀結構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在冷軋(一種與冷彎曲類似的變形方式)過程中,沃斯田體和肥粒體這兩種主要相的晶粒會沿著變形方向被顯著地壓扁、拉長和破碎,並最終轉變為針狀結構 28。這種晶粒形態的改變,導致了材料在彎曲後表現出明顯的形態各向異性。

在更微觀的層次上,變形還會在材料中引入高密度的位錯,形成帶狀或網狀的滑移帶通道和位錯胞結構 28。這些位錯的增殖和相互作用是冷加工硬化的主要機制,它提高了材料內部的位錯密度,從而增加了變形的阻力。

 

3.2 應變誘發相變:沃斯田體向α’馬氏體的轉變

冷變形最關鍵的冶金學效應之一是應變誘發的馬氏體相變(Strain-Induced Martensite, SIM),即沃斯田體相轉變為鐵磁性α’馬氏體 25。這種相變是導致雙相不銹鋼在冷加工中顯著加工硬化和強度提升的核心機制之一 28

雙相不銹鋼中沃斯田體的堆垛層錯能(SFE)是一個關鍵參數,它決定了沃斯田體在應變下的變形模式 25。研究表明,雙相鋼中沃斯田體的SFE值介於AISI 304和316奧氏體不銹鋼之間,這種「中間」的亞穩態使得其在冷作過程中較容易發生應變誘發馬氏體相變 28。因此,當外部應力(如彎曲力)施加時,沃斯田體會發生γ → α’或γ → ε → α’的相變,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應變能,還產生了硬而脆的馬氏體相,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整體強度和硬度 25

 

3.3 彎曲後殘餘應力分佈的分析

冷彎操作會在管件中產生複雜的殘餘應力分佈,這對最終產品的性能有著深遠影響。彎曲外側(外弧)通常承受拉應力,而內側(內弧)則承受壓應力 27。雖然雙相不銹鋼本身具有優異的抗氯化物應力腐蝕開裂(SCC)能力 15,但高水平的殘餘拉應力,加上特定腐蝕環境(例如高氯離子濃度、硫化氫分壓、高溫)的共同作用,仍可能增加腐蝕開裂的風險 30

儘管文獻表明雙相不銹鋼的優異SCC抗性足以應對大多數應用,但對於極端嚴苛的服役條件,可以考慮進行應力消除熱處理。然而,這類處理必須極其謹慎。在某些溫度範圍內(例如300-525°C或700-950°C),熱處理可能導致有害相(如α’、σ相)的析出,從而嚴重損害材料的韌性和耐腐蝕性 2。因此,在考慮應力消除時,必須權衡其對殘餘應力的益處與可能對材料微觀結構造成的負面影響。

 

4. 冷彎對最終產品性能的影響評估

 

4.1 力學性能變化

冷加工對雙相不銹鋼的力學性能具有直接而劇烈的影響。其效果通常是提高強度,但以犧牲延展性和韌性為代價。為了直觀地展示這種權衡,以下兩份表格對雙相鋼與奧氏體鋼的冷彎相關性能,以及冷加工對雙相鋼自身的影響進行了量化對比。

表1:雙相不銹鋼(2205)與奧氏體不銹鋼(316L)冷彎相關性能對比

 

性能指標 雙相不銹鋼(2205) 奧氏體不銹鋼(316L) 備註
屈服強度 450-550 MPa 21 ~200-300 MPa 5 雙相鋼高出一倍以上
抗拉強度 620-750 MPa 32 ~515-620 MPa 32 雙相鋼較高
延伸率(最小值) 15-30% 23 40% 23 雙相鋼約為奧氏體鋼的一半
加工硬化率 顯著高於奧氏體鋼 2 較低 彎曲後強度提升更快
彎曲所需力量 顯著更高 23 較低 雙相鋼彎曲類似兩倍厚度的奧氏體鋼 23
回彈量 顯著更大 23 較小 需要進行過度彎曲補償 15
耐應力腐蝕 優異 2 較差(在含氯環境中)2 雙相鋼在此方面優勢明顯

表2:冷加工對雙相不銹鋼(2205)力學性能的影響(示意性)

 

冷加工程度(冷軋率) 屈服強度 (MPa) 抗拉強度 (MPa) 總延伸率 (%) 均勻延伸率 (%)
0% (固溶態) ~450-550 ~620-750 ~25-30 ~20
15% 提高 提高 下降 下降
30% 大幅提高 大幅提高 大幅下降 大幅下降
45% ~1185 28 ~950 28 ~4-6 28 顯著下降

注:表中數據為基於研究文獻的典型值,具體數值會因鋼種牌號、供應商和測試條件而異。

如表2所示,冷加工會極大地影響雙相不銹鋼的力學性能。例如,對於2205雙相鋼,45%的冷軋減薄率可使其屈服強度達到驚人的1185 MPa,這遠超其固溶退火狀態下的性能 28。然而,這也伴隨著總延伸率和均勻延伸率的急劇下降 28。這種「優點即挑戰」的辯證關係,使得在選擇冷彎製程時,工程師必須仔細權衡所需的最終強度與可接受的塑性損耗。這也直接解釋了為什麼對於嚴重的冷成型操作,文獻建議可能需要進行中間退火來恢復延展性 15

 

4.2 耐腐蝕性能變化

冷加工對雙相不銹鋼耐腐蝕性的影響是一個複雜且存在爭議的議題。一方面,冷變形可能通過在顯微組織中引入位錯和應變誘發的馬氏體相變,從而產生新的微觀缺陷,這些缺陷可能成為局部腐蝕(如孔蝕)的起始點 29。這使得在某些條件下,冷作後材料的再鈍化能力可能降低 29

然而,另一方面,有研究發現,在小變形量下(例如10%),雙相不銹鋼的耐腐蝕性甚至有所提高 33。這是因為在應變作用下,沃斯田體相的電位升高與肥粒體相的電位降低產生了耦合效應,使得總體腐蝕電流密度下降 33。儘管如此,即使在大變形量下,雙相鋼的耐腐蝕性能總體上仍優於316L奧氏體不銹鋼 2

總體而言,雙相不銹鋼天生就對氯化物應力腐蝕開裂(SCC)具有優異的抵抗力,遠超傳統的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 2。因此,即使冷彎製程會引入殘餘應力,其內在的耐SCC能力仍使其在大多數應用中表現可靠。

 

4.3 韌性與脆性問題

雙相不銹鋼的韌性通常比奧氏體不銹鋼差,但仍能在低至-40°C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韌性 2。冷作彎管本身不會直接導致脆性,但如果後續製程控制不當,則可能引發有害相的析出,從而嚴重損害材料性能。

主要的脆化風險來自於高溫熱處理或在特定溫度區間的長期服役。在300-525°C範圍內,肥粒體相會發生分解,析出富鉻的α’相,導致所謂的「475°C脆性」 2。而在600-950°C的高溫區,會優先在肥粒體相內析出脆性的σ相和χ相,甚至還有氮化鉻(Cr₂N) 2。這些有害相的形成會顯著降低雙相不銹鋼的韌性、延展性和耐腐蝕性。因此,即使是在熱彎或後續應力消除處理中,也必須嚴格控制溫度和停留時間,以避免進入這些脆性相析出的敏感溫度區間 2

 

5. 雙相不銹鋼冷作彎管的技術挑戰與實務解決方案

 

5.1 成型力與設備選用

由於雙相不銹鋼的屈服強度是傳統奧氏體鋼的兩倍,其冷作彎曲所需的成型力也遠高於後者 23。一個常見的工程經驗法則是,雙相鋼的彎曲需求類似於兩倍厚度的300系列奧氏體鋼 23。對於彎管機具而言,這意味著其最大彎曲能力對於雙相不銹鋼會減少約一半 15。因此,必須選用專為硬質金屬設計的重型彎管機具,這類機具通常配有超長手柄以提供更大槓桿,或配有液壓、數控等高功率驅動系統。

 

5.2 回彈控制

回彈(Springback)是冷彎操作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指的是材料在卸載後恢復部分彈性變形所造成的最終彎曲角度與模具角度不一致。由於雙相不銹鋼需要更高的彎曲力才能達到塑性變形,其彈性變形部分也相應增加,因此回彈效應比奧氏體不銹鋼更為顯著 15。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務中必須採用「過度彎曲」(over-bending)的技術,即將管材彎曲到一個比目標角度略大的角度,以補償回彈效應,確保最終產品達到預期的曲率 15

 

5.3 中間退火與熱處理的必要性

對於需要進行多道次冷成型或彎曲半徑極小的應用,材料的延展性可能迅速耗盡,導致開裂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在不同加工步驟之間進行中間退火是必要的。退火可以軟化材料,消除加工硬化帶來的影響,從而恢復其延展性,便於後續成型 15

最佳的固溶退火溫度範圍約為1020至1080°C,並必須隨後進行快速冷卻(例如水淬),以防止有害相的析出 21。如前所述,不當的熱處理,特別是在有害相析出溫度區間的長時間停留,會導致韌性和耐腐蝕性的永久性損害 15

 

5.4 潤滑劑與模具設計考量

為了應對雙相不銹鋼在冷作彎曲中高硬度和高加工硬化率的特性,需要使用專門的潤滑劑來減少模具與工件之間的摩擦和工具磨損 38。專利文獻顯示,這類潤滑劑通常是半合成的複合基礎油,並配有極壓劑、抗磨劑、油性劑等複合添加劑 38

在模具設計方面,應選用專為硬質金屬設計的重型彎管機具,並考慮使用帶有滾動模具的彎管台車,以減少管材在彎曲過程中的扁平化(ovality) 40。此外,嚴苛的彎曲應盡量以垂直於軋製方向的方式進行,以利用材料的各向異性特性 15

 

5.5 與熱彎技術的比較分析

雖然冷彎技術避免了高溫帶來的有害相析出風險,但其嚴格的製程要求和設備限制使其並非所有應用的最佳選擇。對於厚壁管件或需要極大彎曲半徑的應用,熱感應彎曲(hot induction bending)通常更具優勢 16

熱感應彎曲透過感應線圈局部加熱管材,使屈服強度在彎曲區域大幅降低,從而僅需較小的成型力即可完成彎曲 16。這使得熱彎可以生產出更大的彎曲半徑和更小的壁厚減薄量 17。然而,熱彎過程也存在嚴重的風險。如果冷卻速度或後續熱處理控制不當,仍可能導致有害相(如

σ相和氮化鉻)的析出,嚴重損害材料的韌性和耐腐蝕性 16。因此,熱彎製程必須嚴格遵循ISO 15590-1等專業標準,並進行精確的溫度和速度控制 17

 

6. 品質保證、檢測標準與規範

 

6.1 關鍵行業標準導覽

為了確保雙相不銹鋼彎管產品的品質和可靠性,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規範。以下表格總結了冷彎產品的關鍵標準及其檢測要求。

表3:雙相不銹鋼彎管產品主要行業標準與檢測要求

 

標準/規範 檢測類型 檢測目的與描述
ASTM A789/A790 拉伸試驗、硬度試驗、靜水壓試驗、無損電氣試驗 44 驗證管材的力學性能、尺寸和耐壓能力 45
ASTM A923 氫氧化鈉侵蝕試驗、夏比衝擊試驗、三氯化鐵腐蝕試驗 47 檢測雙相鋼中是否有害金屬間相(σ相、χ相)存在 47
ISO 15590-1 適用於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感應彎曲管件標準 17
EN 10204 材料測試報告 48 規範產品隨附的材料測試報告(MTC)類型
EN ISO 17636-2 射線檢測(RT)、 超聲波檢測(UT) 49 焊縫的無損檢測,用於發現內部缺陷 50
ISO 9712/ASNT SNT-TC-1A 人員認證 50 規範無損檢測人員的資質認證要求 50
ISO 10893-5/ASTM E709 磁粉檢測(MT)、液體滲透檢測(PT) 50 檢測彎管表面和焊縫的裂紋、折疊等缺陷 50

 

6.2 檢測方法與挑戰

除了表3中列出的標準,產品的品質控制還涉及多種無損檢測(NDT)方法的協同應用。超聲波檢測(UT)和射線檢測(RT)常用於檢測管材焊縫和內部的缺陷 50。渦流檢測(ECT)則可用於檢測管壁減薄和表面缺陷 48。對於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則可以採用磁粉檢測(MT)或液體滲透檢測(PT) 50。此外,靜水壓試驗是確保彎管耐壓性能的最終測試 48

在微觀層面上,金相檢驗是評估雙相組織、晶粒形態和有害相析出的關鍵手段。然而,雙相不銹鋼的高耐腐蝕性使其金相侵蝕難度較大,需要優化的電解腐蝕液來清晰顯現微觀組織 52

值得注意的是,單一的檢測標準可能存在局限性。例如,ASTM A923雖然是檢測有害相的常用標準,但它無法有效檢測氮化物(nitrides)或其他潛在的微觀結構問題 53。因此,對於高價值、高風險的工程應用,僅依賴單一標準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品質保證。最佳的品質控制策略應是將多種檢測方法結合起來,如文獻所建議的,同時進行微觀結構檢查、衝擊試驗和腐蝕試驗,才能全面評估材料在嚴苛條件下的可靠性 53。這也說明了,在實際採購和應用中,終端用戶通常需要制定比通用標準更嚴格的專案規範,以確保材料滿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15

 

7. 應用案例與結論

 

7.1 典型應用領域

雙相不銹鋼冷彎管件因其獨特的高強度和耐腐蝕性能組合,在多個關鍵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 石油與天然氣: 在油氣開採過程中,管道經常需要在含有高氯離子、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的酸性環境下服役。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允許減小壁厚,減輕重量,同時其優異的耐點蝕和SCC能力使其成為輸送這些腐蝕性流體的高強度管線、集氣管線和海底設備的理想材料 12
  •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廠的工藝環境以高氯化物含量和高溫為特徵,對材料的耐蝕性提出了最嚴峻的考驗 12。雙相不銹鋼由於其卓越的耐氯離子腐蝕能力,被廣泛應用於多級閃蒸(MSF)和多效蒸餾(MED)裝置中的蒸發器和管道系統,成功取代了傳統的316L奧氏體不銹鋼 2

 

7.2 結論與未來展望

雙相不銹鋼的冷作彎管是一項技術挑戰,但只要對其獨特的冶金學特性有深刻理解,並結合嚴格的製程控制、品質檢測和行業標準,即可成功應用。高強度、高加工硬化率和低延展性是雙相鋼的本質特徵,這使得其冷彎製程需要更大的成型力,並伴隨更顯著的回彈,有時甚至需要進行中間退火。然而,這正是這種材料的「優點即挑戰」所在——高強度使得壁厚減薄成為可能,從而帶來顯著的成本效益。

這份報告的分析表明,雙相不銹鋼的發展將繼續朝兩個方向邁進:一是開發節鎳、更具成本效益的經濟型雙相鋼,以取代傳統奧氏體鋼在一般工業中的應用 10;二是開發含更高合金元素、PREN值超過45的特超級雙相鋼,以應對更極端的服役環境,如深海油氣開採和化學處理 10

總而言之,雙相不銹鋼冷作彎管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取決於先進的設備和工具,更依賴於對材料在應變下微觀行為的深刻理解。未來的研究將繼續深入探討冷變形對微觀組織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製程(如潤滑、模具設計和後處理)來進一步提升雙相不銹鋼冷彎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透過將冶金學、機械工程與嚴格的品質控制相結合,雙相不銹鋼將持續在要求最苛刻的工程應用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雙相不銹鋼銲材 – 首銳銲材工業, https://www.sorex.com.tw/duplex-stainless-steel.html
  2. 一文读懂双相不锈钢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 http://www.ecorr.org.cn/news/science/2020-09-29/178074.html
  3. Duplex Stainless Steel – TITAN Metal Fabricators, http://www.titanmf.com/wp-content/uploads/docs/Duplex-Stainless-Overview-Outokumpu.pdf
  4. Comparing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Grades, Properties, Selection Guidelines, https://www.unifiedalloys.com/blog/duplex-stainless-steels
  5. 雙相不鏽鋼– 簡易指南, https://www.peakkong.com.hk/duplex-stainless-steel-a-simple-guide.html
  6.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之比较, http://www.gfwsiwang.com/download/content-345.html
  7. 雙相不銹鋼銲材之前瞻技術動向, http://www.kuangtai.com/tw/data/file3/201712/15143451469dj6j.pdf
  8. Practical guide to using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 Nickel Institute, https://nickelinstitute.org/media/8dab1e8a1825480/nickelpub10044_apracticalguidetousingduplex.pdf
  9.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https://bssa.org.uk/wp-content/uploads/2021/11/Practical_Guidelines_for_the_Fabrication-of-duplex.pdf
  10. 太钢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及应用, https://www.corrdata.org.cn/news/industry/2018-07-02/169429.html
  11. S31803(DUPLEX 2205) – 雙相鋼 – 大甲永和, https://www.yhmco.com.tw/pipe-fitting/austenitic-stainless-S31803.php
  12. 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 国际钼协会, http://www.imoa-cn.info/page1000652?article_id=74
  13. 雙相不鏽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8C%E7%9B%B8%E4%B8%8D%E9%94%88%E9%92%A2
  14. 双相不锈钢应用领域解析 – 江苏万国金属, http://www.wanguobxg.com/hangye/174.html
  15. Duplex – Data Sheet, https://macsteel.co.za/wp-content/uploads/2022/12/duplex-data-sheet-2021.pdf
  16. Deleterious phases resulting from the induction bending of thick-walled super-duplex pipework – NeoNickel, https://www.neonickel.com/wp-content/uploads/2016/12/85.-Deleterious-Phases-from-the-Induction-Bending-of-thick-walled-SDSS-Pipework.pdf
  17. Super Duplex Steel Induction Bends – Savoy Piping Inc, https://www.savoypipinginc.com/hot-induction-bends-manufacturer/super-duplex-pipes-induction-bends-manufacturer.html
  18. 带你全面了解双相不锈钢 – 网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GM583B105533AZM.html
  19. 带你全面了解双相不锈钢!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 http://www.ecorr.org.cn/news/science/2021-11-18/182080.html
  20. 双相不锈钢加工制造实用指南, https://www.imoa.info/download_files/stainless-steel/Duplex_Stainless_Steel_Chinese.pdf
  21. 2205 双相不锈钢初学者指南 – Tuofa CNC Machining, https://www.tuofa-cncmachining.com/zh-CN/tuofa-blog/2205-duplex-stainless-steel.html
  22. Effect of Secondary Phase Precipitation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 PMC,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55814/
  23. Bending, cold forming, and springback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https://www.imoa.info/download_files/stainless-steel/IMOA_Shop_Sheet_102.pdf
  24. 2205双相不锈钢管板 – 无锡酒创不锈钢有限公司, https://jc2205.com/ss2205/pipe-plate
  25. Work hardening analysis in a lean duplex stainless Steel 2304 after low deformation by cold rolling, https://tecnologiammm.com.br/article/10.4322/2176-1523.20222756/pdf/tmm-19-e2756.pdf
  26. (PDF) Work hardening analysis in a lean duplex stainless Steel 2304 after low deformation by cold rolling –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3794752_Work_hardening_analysis_in_a_lean_duplex_stainless_Steel_2304_after_low_deformation_by_cold_rolling
  27. Residual stresses and fatigue in a duplex stainless steel – INIS-IAEA, https://inis.iaea.org/collection/NCLCollectionStore/_Public/30/032/30032559.pdf
  28. (PDF) Influence of Cold Rolling on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2205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543063_Influence_of_Cold_Rolling_on_Microstructural_Evolution_in_2205_Duplex_Stainless_Steel
  29. (PDF) Effect of cold ro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magnetic,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AISI 316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5438581_Effect_of_cold_rolling_on_the_microstructural_magnetic_mechanical_and_corrosion_properties_of_AISI_316L_austenitic_stainless_steel
  30. 分分钟了解双相不锈钢 –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https://www.corrdata.org.cn/news/science/2015-02-05/760.html
  31. 2205雙相不銹鋼銲件應力腐蝕與腐蝕疲勞特性研究 – NTU scholars, https://scholars.lib.ntu.edu.tw/entities/publication/cb33e76f-ddb0-44c0-a469-1e310e9b2f89
  32. 2205 與2507 雙相不銹鋼:性能、應用和優點的深入比較 – Lion Metal, https://www.shlionmetal.com/zh-tw/stainless-steel/2205-vs-2507-duplex-stainless-steel-in-depth-comparison-of-properties-applications-and-benefits/
  33. Effect of cold rolling on pitting resistance in duplex stainless steels –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6203813_Effect_of_cold_rolling_on_pitting_resistance_in_duplex_stainless_steels
  34. 双相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凹坑与氧化皮产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http://www.foundryworld.com/Public/Uploads/other_img/1673742054603de4749d281.pdf
  35. 熱處理對2205雙相不銹鋼之晶界腐蝕影響研究,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0162356-199806-12-2-33-41-a
  36. 一种含N低Ni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的抗氢脆性能的研究 –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编辑部, https://snm.usst.edu.cn/html/2021/5/20210505.htm
  37. SAF 2205雙相不銹鋼利用反覆式固溶處理細化晶粒之研究,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8166563-201609-201610070007-201610070007-53-61
  38. CN109233956A – 一种含氮双相不锈钢板材冷冲压成型加工材润滑剂的组合物,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9233956A/zh
  39. CN109135897A – 一种含氮双相不锈钢型材拉拔润滑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9135897A/zh
  40. RIDGID 1/2 in. Model 608 Heavy-Duty Stainless Steel Pipe and Tubing Bender with Extra Long 16 in. Handles (Imperial) 38048 – The Home Depot, https://www.homedepot.com/p/RIDGID-1-2-in-Model-608-Heavy-Duty-Stainless-Steel-Pipe-and-Tubing-Bender-with-Extra-Long-16-in-Handles-Imperial-38048/303332940
  41. Tubing Benders | Reed Manufacturing, https://www.reedmfgco.com/en/products/general-pipe-working-tools/tubing-benders
  42. 热弯成形对双相不锈钢弯管焊缝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期刊网, https://qikan.cmes.org/lhjywlfc/CN/Y2019/V55/I9/616
  43. Induction Bending & Fabrication Services – Cladtek, https://cladtek.com/services/induction-bend-fabrication-services/
  44. ASTM A790 UNS S31803 S32750 S32760雙相不銹鋼管-Emilymetal.com – 鋼管,管件, https://tw.emilymetal.com/astm-a790-uns-s31803-s32750-s32760-duplex-stainless-steel-pipe.html
  45. 双相钢/超级双相钢不锈钢管 – 浙江国邦钢业有限公司, http://www.guobangsteel.com/cpzx/sxg/
  46. 双相不锈钢无缝管, http://www.fhtubeindustry.com/product/861.html
  47. ASTM A923 Detecting Detrimental Intermetallic Phase in Steels US Lab – MaTestLab, https://matestlabs.com/test-standards/astm-a923/
  48. SS Duplex 2205 U Bend Tubes Manufacturer, Dealer, Buy at Low …, https://www.steelpipesfactory.com/products/stainless-steels/stainless-steel-duplex-2205/ss-duplex-2205-u-bend-tubes/
  49. ISO 3651-2 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測定- 鐵素體, https://www.laboratuar.com/zh-TW/testler/metal-test-laboratuvari/iso-3651-2-paslanmaz-celiklerin-taneler-arasi-korozyona-karsi-direncinin-tayini—ferritik-ostenitik-ve-ferritik-ostenitik-(dupleks)-paslanmaz-celikler—sulfurik-asit-iceren-ortamlarda-korozyon-testi/
  50. Hydrostatic Testing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Induction Bends Astm …,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816893231/HYDROSTATIC-TESTING-OF-DUPLEX-STAINLESS-STEEL-INDUCTION-BENDS-ASTM-A790-S31803
  51. Case study on failures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heat exchangers, https://heat-exchanger-world.com/case-study-on-failures-of-duplex-stainless-steel-heat-exchangers/
  52. 分享:2205双相不锈钢电解腐蚀新方法 – 国检检测, http://www.chinazbj.com/Article/fx2205sxbx.html
  53. Duplex stainless steel quality – ASTM A923 vs ISO 17781, https://stainless-steel-world.net/wp-content/uploads/sites/3/2022/02/dss_quality_standards.pdf
  54. 2205双相不锈钢在大型储罐的应用 – 求精集团, http://www.qukin.net/Mobile/MArticles/2205sxbxgz.html
  5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Market Report 2021 | Industry Forecast 2030, https://www.alliedmarketresearch.com/duplex-stainless-steel-market-A12721
購物車